
结尾方敬斋和一群师爷在讨论师爷是什么,方敬斋说师爷就是这辫子,然后把充满岁月沧桑的辫子插在地上,自己悄然而走,众师爷们若有所思,随之效仿,于是,地上便留下了很多辫子。
小的时候,我看到这一幕只觉得很是震撼,但是究竟是什么意思,我却不是很明白。现在想想,我似乎明白了。
辫子于人,不过就是点缀之物,青春靓丽时大家一起风光,衰老之时,弃之未尝不可,所谓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这就是像过去的师爷,风光的时候自然和主人一起风光,然而这种风光是暂时的,一旦对方有所厌倦,或者自己失了势,那么风光便不复存在。其下场可能比普通人还要不如,被抛弃,被驱逐。究其本质,在于“依附”和“墙外”两个词。
依附就是靠着别人,墙外就是你不是他们内部的人,用现在的话来说,属于体制之外的人。
所以,师爷的最终下场,可能是注定悲哀的。风光的时候就应该多为自己积攒些“银子”。这也让我想起了《雍正王朝》里的邬思道跟田文镜要银子时的强硬的态度。
故此,拥有“依附”和“墙外”两个特性的人,一定要生于忧患,不要死于安乐,时刻对生活有敬畏之心。
